2024年11月6日,上海天睿物流咨詢有限公司精心策劃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游學之旅。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供應鏈行業精英,包括資深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共計近百人參與。他們共同踏上了一段探索之旅,依次探訪了:
上海尤妮佳——一個展現現代化與智能化物流中心的典范,讓參與者親身體驗了物流技術的前沿發展。
三菱電機——上海市首個電梯智能工廠,展示了智能制造如何推動工業升級。
上海商飛——在這里,參與者親眼見證了國產大飛機在藍天中翱翔的壯觀景象,感受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
邱伏生老師經常強調:“見識優于聰明”,這句話在本次活動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通過實地考察和親身體驗,參與者不僅拓寬了視野,也深化了對供應鏈管理的理解,這正是見識的力量。
觀第一站:尤妮佳日用品上海青浦工廠物流中心。
尤妮佳集團的宗旨是:“全力創造您身邊一流的產品,助您實現生活夢想”?,F在主要提供以嬰兒紙尿褲為中心的嬰兒護理產品、衛生巾?護墊等女性護理用品、成人用護理用品、清潔護理用品、濕紙巾?立體口罩、寵物護理用品等產品。
尤妮佳日用品上海青浦工廠物流中心,采用先進的數字化立庫設計,以高效、精準、可持續的物流運作,確保了產品的及時供應與優質服務。
1.尤妮佳日用品上海青浦工廠物流中心采用托盤四向穿梭車密集庫物流技術,共3層樓,每層樓各15000個庫位,共40000多個庫位,2F/3F樓面承重2T/㎡,托盤采用國標1200*1000*150mm川字托盤,貨格單元采用1200*1000*1800mm,配置60臺穿梭車,15臺提升機,每小時出入約300托/小時,每天工作22個小時,高峰出庫達4000-5000托/天。
2.入庫環節:配置6臺穿樓層提升機,對接1樓,2樓,3樓,2樓和3樓入庫通過1樓月臺和穿樓層提升機入庫。
3.出庫環節:配置4臺穿樓層提升機,2樓,3樓倉庫出庫,通過穿樓層提升機出庫到1樓月臺出庫。
4.每層樓各配置2臺提升機,出庫到對應樓層,出庫揀選、拆箱、打包、換箱、重新碼托入庫。
5、引入條碼技術快速入庫:尤妮佳在生產車間成品下線時,綁定物料標簽信息+托盤標簽信息,成品轉運至成品倉庫,叉車卸貨選擇空閑投料口,入庫時自動讀碼識別采集物料信息,分配庫位,調度四向穿梭車+提升機實現入庫。每個地臺板及其上面的貨物都通過條碼進行綁定,這種精準的管理方式,使得貨物的追蹤和定位變得簡單易行。無論是入庫、存儲還是出庫,條碼技術都能確保貨物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6、盤點:尤妮佳采取了每天盤點的策略,每次盤點只需10分鐘。這種高頻次的盤點方式,不僅保證了庫存數據的實時更新,還為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盲盤和實盤相結合的方式,更是進一步提高了盤點的準確性和效率。
上海三菱是全國600多家電梯整機制造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如何在年產10萬臺以上電梯的規模下,保持產品高質量和產品服務精準交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
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電梯智能工廠建設,推進了企業設計、工藝、制造、銷售、服務全過程的集成優化,實現了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務的深度融合,提高了電梯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內的質量水平和安全水平。
項目亮點
1.智能協同作業
利用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和設備控制系統,在行業內率先建設了曳引機整機智能裝配線、門板智能生產線和自動扶梯桁架智能生產線,實現高效協同作業,確保電梯重要部件的生產質量和效率。
上海三菱克服了曳引機不適合自動化裝配的難點,攻克機器人自動裝配技術、視覺傳感技術、數字化仿真、制造執行系統(MES系統)等技術,實現了曳引機的自動化裝配和在線調試;門板智能生產線實現了電梯層門門板在卷料開卷、沖壓、折彎、涂裝、物流的全工藝流程自動化、無人化生產;自動扶梯桁架智能生產線采用機器人智能作業系統,實現桁架結構的智能焊接、智能噴涂和質量控制。
2.在線運行監測
上海三菱自主開發了SCADA系統,采用自動巡檢和在線運行監測等方式,經過協議轉換和邊緣計算等將采集到的數據用標準格式匯集進入云平臺,判定設備運行狀態,開展性能分析和異常報警,提高設備控制效率。
3.智能在線檢測
上海三菱在主要生產線部署了智能檢測裝備,開展產品質量的在線檢測、分析、評級、預測。通過自制智能調試設備,與產品系統、調試系統、生產系統等進行數據交互,實現關鍵部件的自動功能測試。測試數據上傳到云服務器,實現數據的分析和追溯。
4.產品遠程運維
上海三菱自主研發的遠程服務系統(REMES)采用電梯物聯網技術、智能傳感技術和5G技術,對電梯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視,實現了電梯故障遠程報警、運行數據遠程采集、異常數據上傳、遠程異常和故障診斷等核心功能。在此基礎上,依托大數據平臺分析電梯全生命周期的運行狀況,實現了電梯預測性維護、性能優化以及產品設計的持續改進。
項目成效
上海三菱電梯智能工廠的建設,成效體現在如下方面:
1.產線提質
曳引機整機智能裝配線投入使用后,生產人員減少60%,生產成本下降30%,可兼容4大類30余種規格產品的生產,為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提供了強大支撐;自動扶梯桁架智能生產線實現了100%的機器人自動化涂裝,實現無人全自動化。
智能生產線共性技術的研究突破,將推動其他生產環節的智能改造升級,為其它離散型制造行業的產線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積極的借鑒作用。
2.效能提升
上海三菱智能工廠的人均生產效率提升20%,工業機器人達到157臺;接入REMES電梯遠程服務系統的電梯超過19萬臺,電梯遠程服務設備覆蓋率達到100%。
3.產能保障
電梯制造具有離散型生產模式特點,通過對原材料的加工、裝配、用戶現場安裝調試等過程來實現客戶的價值需求。電梯制造工藝涉及鈑金加工、機械加工、電氣加工、零部件裝配等各個領域。在智能工廠的保障下,上海三菱電梯具備年生產10萬臺以上電梯和自動扶梯的生產能力。
4.孵化智能產品
在智能工廠建設的基礎上,上海三菱對標用戶價值和需求,應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產品能級,研發了智慧電梯V1.0產品、LEHY-Pro旗艦電梯、Smart K-II智能自動扶梯等一系列智能化產品。同時,上海三菱研發了慧眼(SmartEye)電梯及自動扶梯智能監控系統,引入智能圖像傳感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交互技術、智能物聯技術,將監控系統的作用由“被動追溯”提升到“主動干預”,幫助業主提高運營效率、加強運營管理。
5.引領行業發展
智能工廠建設提高了上海三菱電梯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內的質量水平和安全水平,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引領國內電梯行業逐步擺脫“低價競爭”的模式,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未來,上海三菱將堅持技術引領、質量為先、以用戶為中心、產品服務雙輪驅動、創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最大化,秉承上海制造的精髓,深耕科技制造的熱土,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為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第三站:中國商飛(COMAC)的“永不放棄”精神是其企業文化的核心,這一精神貫穿了中國大飛機研制的整個歷程。
、“運十”飛機的故事:“運十”是中國進行大飛機研制的第一次偉大實踐。盡管“運十”飛機在實現首飛后沒多久,由于多種原因最終停飛了,但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并未塵封,而是化作“永不放棄”這四個字銘記心中。
C919的研發歷程:從2006年立項到2017年首飛,C919的飛天之路可以說是從零開始,充滿艱辛。每一次支撐中國商飛團隊闖過難關的都是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奮起直追的勇氣。
C919首飛成功: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這一成功是中國商飛團隊“永不放棄”精神的體現,也是中國民機制造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一步。
這些故事展現了中國商飛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始終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不斷推動中國大飛機事業的發展。
中國商飛(COMAC)在智能工廠方面的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5G技術應用:中國商飛積極擁抱5G技術,與合作伙伴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個5G工業園區,并打造了十大工業場景。5G技術為智能制造帶來了大量實時數據,促進了飛機設計的精細化、制造的可靠性、試飛的快速性、維修的便捷性以及服務的優質性。
智能制造生態聯盟:中國商飛的智能制造實踐得到了聯想、華為、騰訊、上海交通大學等產業領軍企業的支持,旨在引領一個基于5G的工業創新生態聯盟。這些合作伙伴提供基于“5G+云”的AR/VR技術、5G通訊技術及智能制造技術支持、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研究等。
數字化轉型:中國商飛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了“黑燈工廠”和航空結構件智能車間,具備自動化加工、智能物流、集成管控的特點,實現了車間全流程自動化管控和基于數字孿生的車間全要素監控。這些轉型顯著縮短了零件研制周期,提高了設備綜合利用率,并降低了運營成本。
AR/VR技術應用:中國商飛在AR/VR試驗室中體驗了5G無人駕駛智能車,并深入調研了復材車間、部裝車間和數控車間的5G工業場景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有助于提升設計、制造、試飛、維修等環節的效率和質量。
工業大腦與私有云:中國商飛利用私有云構建的工業大腦,利用5G網絡的高帶寬特性,將復雜數模和大數據處理部署在云端,為各類用戶終端提供統一的數據處理平臺。
通過這些措施,中國商飛在智能工廠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推動了航空制造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隨著智能工廠參觀之旅的圓滿結束,我們不僅見證了工業4.0時代下智能制造的奇跡,也深刻體會到了創新技術如何重塑生產流程和提高效率。這次參觀不僅是一次視覺和知識的盛宴,更是對未來工業發展趨勢的一次深刻洞察。我們相信,通過今天的所見所聞,每一位參與者都將帶著滿滿的啟發和思考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實踐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共同推動我們所在行業的持續進步和發展。讓我們攜手并進,以智能工廠為藍本,共同開啟智能制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