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t61fo"></th>
  • <em id="t61fo"><acronym id="t61fo"><input id="t61fo"></input></acronym></em>
  • <tbody id="t61fo"><track id="t61fo"></track></tbody>
  • 86-21-54190656

    親歷海爾物流改革之路之六—海爾物流改革真相

    發布日期:2008-03-08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邱伏生

    海爾的物流改善其實已開始并不是就直接建立自動立體庫的,此前他們也經歷過其它解決方案,只不過這段過程沒有公布,外人不知道而已,所以人們后來經常質疑“現在說物流都強調外包,海爾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海爾物流真的賺錢嗎?”其實,反觀當年的中國物流服務市場,物流可謂是剛起步,從采購的角度而言,當你不能得到及時、經濟、合理、有效的供應服務的時候,或者說“找遍全球,沒有合格的供應商,海爾的物流沒有別人可以做”,而海爾的物流又發展到了必須集約化管理和集成式配送的十字路口,那么你怎么辦?----只好自己做了。

    那么自己做是否賺錢?

    當然賺錢!但是要站在當年的戰略角度來看海爾物流,其實當時也不叫作海爾物流,而是叫做海爾物流推進本部。

    詳細的數據這里不說了,一句話,海爾物流的推動將原來的6.5萬個平方米的外租庫、95%的呆滯物料、2-3個月的庫存、人員、設備等,大大的降低,而投入的成本不到一個億(后來的AS/RS系統除外),這些成本,在財務上無法量化出來,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地是:海爾通過推動物流改善,降低了機會成本,規避了很多風險及風險成本,而這些,是一般的企業沒有注意或者看不到的。

    海爾物流發展到今天是否賺錢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因為他成了標準的3PL。

    但是當初,海爾是否一開始就從立體庫開始的?還多人甚至在質疑建立這么豪華的立體庫是否值得。他們內部的物流到底是如何開始的?切入點在哪里呢?

    和今天絕大多數沒有經歷過物流改善的企業一樣,海爾的物流問題也無非是那些包裝、搬運、運輸和配送、信息管理、組織結構和人員觀念的問題。

    所以,海爾首先解決包裝的問題,做到包裝的單元化標準化,將紙箱子徹底趕出車間。當時我們通過對所有物料的分析,提供了包括空調事業部、冰箱事業部、彩電事業部、超市事業部、洗衣機事業部等事業部門的系列解決方案,幫助選用了很多的標準尺寸系列的金屬倉庫籠、塑料周轉箱、塑料托盤,替代了紙箱,大大地解決了現場管理、點數、空間計算、庫位管理和計算;但是,后來發現倉庫里面需要按照車間的要求來存儲與配送,于是推進到倉庫;再后來,發現供應商送來的紙箱子需要換包裝、分裝、倒騰,浪費人力和物力,于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出來了:必須要向供應商推廣,但是,包裝成本勢必上升。于是有了后來的將供應商的物流納入海爾管理的一系列的改革。再后來發現供應商太多了2000多家,倉庫、采購、車間獨立運作,打死了也管不過來,那就進行整合!于是又有了后來的壓縮供應商的陣痛。再后來發現需要系統化整合,于是提到了供應鏈整合的高度。再后來,就是集團化、全球化的推廣了。

    其實,今天看來,當年做海爾物流推動基本上都是觸發式的,由點到面的推廣和升華,也給今天的其它企業的物流改革提供了一系列的經驗,----當然,今天在給其它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的模式就不是這樣了,而是比現在規范和專業,與時俱進吧。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張瑞敏總裁親自關注這件事情,委托當時的執行總裁梁海山先生來強力負責。

    空調事業部成功了,將其列為標桿和樣板工廠,然后其它工廠和事業部都過來觀摩和學習,于是,海爾的物流推廣的快速復制模式產生了,而海爾人“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執行力和作風,正好給了這場物流革命提供了最好的保證。

    關注我們 顧問熱線 電子郵箱 TOP
    久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久久一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