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中的專業術語很多,基礎的有300多個,其中有些術語容易混淆,尤其是在中、英文交互使用的情況下。我們將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澄清供應鏈術語概念,并輔以案例,確保對術語理解的精確。
柔性生產是一種以“制造系統響應內外環境變化的能力”為核心的生產模式。本文分析了柔性生產模式對物流的要求,詳細闡述了柔性物流系統升級的基本范式與核心要點,并通過具體案例介紹了不同作業場景下柔性物流的表現形式及物流技術的應用特點。
MMOGV6中的1.5.2.3 F1 定期對生產準備/轉換時間進行評估,并相應調整以支持精益制造的目標。本條款與第五版相比較,與上一條款一樣,在“精益”后面增加了“制造”兩字,不過內容和權重沒有實質性變化。
MMOGV6中的1.5.2.2 F2 定期對生產批次/批量和生產時間進行評估,并相應調整以支持精益制造的目標。本條款與第五版相比較,在“精益”后面增加了“制造”兩字,不過內容和權重沒有實質性變化。
MMOGV6中的1.5.2.1 F3 應有流程能夠識別并在需要時管理整個供應鏈(例如:產能、物料流分析、勞動力、供應商)的瓶頸流程。在產出最大化的同時,確保對客戶的生產和交付不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