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是一個特殊的產業。隨著全球主流整車廠的遷徙,其配套零部件企業一般也會尾隨而至。跟那些進入中國的世界零部件企業相比,中國的零部件企業仍然有成本低、規模相對小,應變能力強等優勢。而中國的汽配廠商,如何抓住機遇,如何快速滿足世界級規范,幫助中國的零部件產品...
剛在上海呆了兩天,重慶的C公司采購總監急吼吼的打電話過來了:“居士先生,趕快過來吧,我們又要進行MMOG/LE的自評了,現在各項事件都很忙,我擔心評審過不了關呢,給我們指導一下吧?!庇谑?,無奈中,我嘆息了一聲----唉,那就去吧。
所以,切換工作的開展和標準器具的推廣,并不是如傳統的思路那樣盲目的標準化、通用化、單元化,否則適得其反,而應該建立在認真分析和認證的基礎上進行。之后才能夠建立容器管理體系、物料搬、運、存的區域劃分和準時化的配送體系。
其他的還有諸如: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創造持續改進的文化、授權給工人、由顧客需求拉動生產、滿足顧客需要、使TRANBBS設計適應快速的變化等等,我們都沒有做好基礎工作,如何學習豐田模式?